小凯的专业课考了零分——我与杨小凯的“北漂”时光(二)
1982年,杨小凯与友人合影
编者按:在杨小凯诞辰70周年前夕(逝世14周年),我们对曾和杨小凯共事的郁鸿胜先生进行了访谈。郁鸿胜先生(系于光远先生侄子),在上世纪80年代初曾和杨小凯在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朝夕相处,共同工作学习,并结下深厚友谊。谨以此文缅怀一代学人的峥嵘岁月。(首期见:独家:我与杨小凯的“北漂”时光(一)|学人往事)
政审未过,决定报考研究人员
学人:一些材料介绍杨小凯报考过社科院的研究生,但最终未能录取。
郁:为补充新鲜血液,社科院主要采取招收研究生和研究人员两种形式。招收研究人员就是在社会上公开招考,将具备一定研究经验和职称的人员调到社科院。
1980年,社科院成立马列所、技术经济研究所,并第一次公开招收研究生。我跟着小凯报了技术经济研究所的研究生。当时报考研究生需要政审通过后才能参加考试,结果杨小凯因为文革时期的问题,未能通过政审。所以,他最终只能选择走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人员这条路。
1979年12月9日《光明日报》 发布中国社会科学院招考研究人员简章
文革期间杨小凯(时名为杨曦光)的逮捕证
学人:当时考试对学历有什么要求,初中、高中毕业生都可以报考么?
郁:当时可以以同等学历报考,但需要两名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老师写推荐信。比如,我考社科院主要是北方交通大学管理系系主任许庆兵教授推荐的。
未按标准答题,专业课考了零分
学人:最终杨小凯也未能录取为研究人员?
郁:没有录取。研究生考试政审要求比较严格,小凯未能拿到准考证。报考研究人员时,于光远还在社科院分管技术经济研究所,所以有一定活动空间,小凯就顺利参加了研究人员招录考试。但结果是,由于杨小凯的专业试卷答题不符合标准答案要求影响了总成绩,最终未能录取。
为什么没有录取呢?我觉得很重要的原因是,小凯对专业课考试重视不够,他的英语、数学没有问题。但专业课给了零分,总分就少了一大块,和别人就没法比了。专业课考试里,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没有什么发挥空间。比如什么叫剩余价值,什么叫超额剩余价值?怎么问,就怎么答。以书为纲,背一背标准答案就行了。在当时的环境下,这种考试不可能给太多自由发挥空间。
杨小凯的答题内容,并非老师完全看不懂而打零分,而是和标准答案差别太大。小凯用了自己的方法和模型来解释,有自己的判断和思考在里面。后来我听批试卷的几位老师讲,他们也都是技术经济研究会的常务理事,小凯答题偏的一塌糊涂。因为改试卷不是一个老师说了算,大家在一起研判后,都认为是这样。
对小凯来说,参加传统的考试很不合算。当时我们手里天天拿着政治经济学的教科书在背,他不看、也不背。他的兴趣并不在于此。按道理小凯非常有优势,他当时还在技术经济研究会借调工作,而技术经济研究会和社科院的技术经济研究所在人员上一脉相承。比如,社科院技术经济研究所筹备负责人徐寿波先生也是第一届技术经济研究会的总干事,对小凯非常熟悉。
决意离开北京,前往武大任教
郁:小凯在北京大致可以分为两阶段:前期,他是以研究会的工作事务为主;后期,研究与工作结合,自己开始做一些研究。由于无法获得正式身份,他只能以借调名义继续工作。这时候,小凯觉得在北京呆不下去了,就有离开的想法,开始投石问路,去寻找新的出路。后来武汉大学的刘鹰老师,正好在社科院进修,跟随乌家培老师学习,发现了杨小凯的学术才华和潜力。刘鹰向武汉大学校长刘道玉推荐小凯,后来他就去了武汉大学经济管理系任教。
(未完待续,在公众号对话框回复“杨小凯”,查看杨小凯学术专辑)